您现在的位置是 : 首页  >  贸易动态  > 正文

“数智”赋能 推动乡村“治”理变“智”理 头条焦点

日期:2023-05-10 02:52:45 来源:同花顺财经

高清动态化设防做高效“神眼”

提高生产效率的鱼塘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智慧大棚为科学种植保驾护航

南京江宁区建东村成为首批数字乡村建设试点村

建东村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南部,下辖13个自然村,户籍数1356户,产业以水稻和葡萄、草莓等特色农副产品为主。南京联通持续助力江宁区数字乡村建设,不断完善通信基础设施,全面提供5G、宽带“双千兆”服务,推动“智慧党建、综合治理、科技助农”等数字化场景在建东村落地生根,促进建东村基层治理能力有效提升、特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。

/紫牛新闻记者柏吉民通讯员秦晶晶

赋能数字平台,提升党建工作效率

建东村现有党员158人,有41名党员居住地不在本村,存在党建活动组织难、三会一课跟踪难、全体党员管理难等现实问题。南京联通依托数字乡村自研平台,打造智慧党建模块,将党建宣传、党员教育、党务工作、党建管理、党员风采等党建工作整合为一体,强化数字赋能,推动理论学习多样化、会议管理便捷化、台账资料电子化。建东村党总支通过平台将党务公开、“三会一课”、党员信息、工作纪实、党建知识学习等党务工作都搬上云端,村内党员只要登录数字乡村平台APP,就能随时随地看到党建动态,大大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效率。

赋能乡村治理,破解基层治理难题

智能手环“大关爱”建东村有留守、独居、残疾等老人44人,均由网格员名单制挂钩服务,若老人长时间不出门或不回家都要上门查看,网格员工作和心理压力很大。南京联通量身打造智慧养老平台,为老人配备养老智能手环,全方位提供健康监测、一键报警急救、位置定位、呼叫等多项服务,极大提高网格员的工作效率。

智能监控“大作为”南京联通自研AI智能监控平台,在26个主要路口和值守点安装了高清监控设备,在村委会的数村平台上一目了然,可以看到村里的各个角落,有效减少了渣土偷倒、垃圾偷排、物品丢失、秸秆焚烧的异常情况,全面提升了综合治理能力,村民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安全。

智能防汛“大能量”建东村地处紧邻溧水河,地势低洼,旧时十年九涝,自建成防汛大堤后,每年汛期,村里都要安排大量人员夜间巡堤。南京联通为建东村建设防汛预警系统,安装智能气象站和水浸设备。防汛预警平台及时推送水位异常环境状态及预警信息,做到危险汛情“可知、可感、可测、可控”,织牢防汛“情报网”。身处办公室,坐看防汛情,“一键可查、可见、可溯源”,为防汛工作赢得宝贵时间,收获经验。

赋能科技兴农,促进村民增收致富

智能种植“大专家”建东村以草莓、火龙果、特色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,种植户靠传统温湿度计观察大棚环境,甚至24小时吃住在大棚旁。南京联通在数字乡村自研平台开发“大棚宝”,实现智能检测棚内温湿度、实时预警提醒等功能,种植户通过手机即可查看棚内各项指标,并自主设置阈值与告警,通过实时阈值告警,提升人员巡田效率,实现智慧种植,避免种植坏棚、冻棚等减产现象,为科学种植保驾护航。

智能养殖“大帮手”淡水养殖是建东村农业生产和观光农业的主要方式,采用传统的土塘养殖模式,存在人工成本高、抗风险能力差、养殖局限性大、易造成自身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。南京联通布置渔管家数字化应用产品,帮助渔民智能化养殖。哪吒河生态养殖场王场长表示,自从用了渔管家,能够实时掌握鱼塘内的水体溶解氧,在氧含量低时联动增氧机进行智能控制,真正实现数字化养殖,全环节可管可控,节省人工成本近30%,而且再也不用夜里起来几遍去巡塘,更不用担心高温缺氧的情况发生。目前建东村300多亩的鱼塘内已经持续落地安装了6套渔管家,通过精准增氧每亩年节约电费800-1000元,有效降低翻塘情况发生,提升产量,养殖户每亩年增收1000-1200元。

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到治理模式创新,从生产方式升级到生活方式改善,南京联通依托“数字乡村”自研平台,为农村基层提供切实可行的服务,以科技创新之笔书写“乡村振兴”的“数字答卷”,为建设江苏“强富美高”新农村贡献联通力量!

标签:

推荐